新闻中心

活动报道 媒体访谈

范竞马让“杨白劳”唱咏叹调 用英文唱四川民歌

2006年11月 成都日报 陈蕙茹

从成都走出的男高音歌唱家范竞马,多年来活跃在欧美歌剧舞台,他用意、德、法、俄、英、中6国语言娴熟演唱50多部歌剧,被歌王多明戈誉为“近十年来欧洲罕见的男高音”。而在国内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是在国外用英文演唱中国民歌的华人歌唱家第一人!

记者昨日电话采访回到国内的范竞马时,他告诉记者,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用英文演唱好中国民歌,把中国民歌推向世界。“我用英文演唱四川民歌《好久没到这方来》时,外国观众连连惊呼很好听!太棒了!我觉得中国文化如果能用西方观众可接受的方式包装、推广,在国际市场上同样可以大放光彩!”

范竞马1988年受葡萄牙总统夫人之邀,前往里斯本演出歌剧《茶花女》,并开始了在国外的深造及职业歌唱生涯。1993年,他被意大利“男高音王子”科莱里收为弟子,歌艺自此炉火纯青。多年职业歌唱家生涯,范竞马唱遍欧美各大剧院。3年前,他把事业发展重心逐渐往国内偏移,先后回国主演了《夜宴》《狂人日记》《太平湖的记忆》《杨贵妃》等歌剧。   

范竞马说:“洋歌剧唱多了,能够唱一部中国歌剧对我来说非常兴奋。在海外,外国人常问,中国到底有没有歌剧?因为在他们眼里中国的歌剧就是京剧。”于是范竞马开始尝试在国外的音乐会上演唱中国歌曲,“效果出奇的好!我最初选一些新疆民歌,后来我拿出了《白毛女》中杨白劳的唱段《十里风雪》,这是一首男中音曲目,为此,我做了一些改编,把谱子升高了五个调,成了一首能够发挥男高音特长的咏叹调,结果效果奇佳,欧洲人把它评价为可堪与意大利歌剧《丑角》咏叹调《穿上戏装》媲美的中国歌剧咏叹调!”这次成功让范竞马一发不可收拾,只要演唱必定得到西方观众的热情回应,“杨白劳”居然成了中国歌剧在海外的敲门砖。   

范竞马更加得意的是,他不仅让西方观众惊叹、欣赏中国的歌剧,他还第一个在国外用英文演唱中国民歌,更是大受欢迎。“这得益于于冰河翻译填词的《中国民歌集》。于冰河当年创作的《金瓶似的小山》曾风行一时,他把《草原之夜》《在那银色月光下》《我住长江头》《阿拉木汗》《玛依拉》这些脍炙人口的中国民歌译成英文填词出版,而我是第一个拿到这本歌集的人。冰河虽然没出过国,但他的英文词唱起来却非常顺口。我第一次演唱,是在肯尼迪中心举行个人独唱音乐会,唱的是《在那银色月光下》,现场气氛顿时高涨起来,音乐会结束后还有很多人主动向我索要歌词,并连连赞叹“太美了!”。用英文演唱中国民歌之后,越来越多的外国观众了解到了中国民歌的非凡魅力,开始喜欢上中国民歌。范竞马说,他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把冰河的《中国民歌集》配器并亲自演唱,然后录制成唱片“出口”全世界。   

“我现在广泛地推广一个概念:不要以为古典音乐神秘高深、听不懂,其实根本不要去追求是否听懂,听音乐不像看书、看电影,音乐描写的是作曲家的心境。我举个例子,如果这段音乐表现的是‘成都阴雨绵绵,月光时隐时现’,不见得每个人都听得出来,也许有的听众感觉是‘一个姑娘漫步河边,心爱的人要远走他乡,她很忧伤。’无论怎样,只要听众愿意去听而且被感动了,那就是听懂了!
资深音乐策划人、荷兰古典音乐频道中国代表苏立华,对范竞马在古典音乐推广上所作的努力非常赞赏,“他不仅向国内观众推广西方古典音乐,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把中国文化进行国际化包装,闯国际市场,这样一来西方观众就容易接受。文化交流是双向的,需要相互包容、交融,他的尝试和努力极具文化价值和市场潜力。”  

苏立华说,在歌剧电影《蝴蝶夫人》中第一次见到范竞马的演技和听到他的歌声,印象极深,今天不少歌唱家都在脸红脖子粗地比谁的音量大、谁的音域宽、谁的high C最响亮和最持久,范竞马却以轻言细语的歌唱方式,用他每个音符深深打动听众。范竞马已打破了歌唱技巧与方法的桎梏,他把自己歌喉的歌唱机能发挥到了极致,作曲家郭文景曾这样评价:范竞马是声音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当一个歌唱家成为声音的主人,他才能运用自己的声音表达声音背后的音乐。苏立华认为,人类通过音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在他的歌声里,东西方文化和谐交融,音乐魅力超越了一切。范竞马的成功不仅仅在于感人的歌声,更在于他对推动古典音乐特别是将中国民歌推向国际市场所做的不懈努力。在本土文化国际化的包装上,李安的电影《卧虎藏龙》、谭盾的音乐是成功的先例,而范竞马用英文唱中国民歌,显示出融贯中西的前瞻性和创造性。他演唱的中国民歌在外国有了越来越多的知音,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中华文化的巨大魅力以及我国软实力的迅速提升,相信他的路会越走越宽广。